苏牧朱元璋全文免费阅读 刚穿越大明,你就要诛我九族?大结局阅读
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……。” “这是我凤阳百姓的真实写照,陛下啊,我凤阳百姓实在太惨了。” 苏牧面目沉痛,不住地叹息摇头。 苏牧穿越到大明皇朝,成为县令已经五年。 此刻他正在写述职报告。 在大明朝,任期每满三年,地方官员就需要写工作报告,直达皇帝的书案。 而当今的皇帝,是开国太祖朱元璋。 这份总结报告,关系着地方官员的前程。 可能会升迁,也可能撤职,还可能维持原状。 苏牧念,师爷奋笔疾书地记录下来,然后发往京城。 苏牧声情并茂地描述着: “三年前,我鹿邑百姓生活困苦,吃不饱肚子,穿不暖衣裳,但下官并没有气馁,与全县百姓同甘共苦,如今,我县百姓终于能每天吃上一顿饭了。” “至于穿暖衣服,下一个三年任期内,下官必定殚精竭虑地解决这个问题……” 说到这儿,苏牧停下,问师爷道: “你说,这么写着,皇帝看了会评个什么等级?” 师爷一脸的无奈:“应该能维持大人您的县令官职吧。” 苏牧点了点头:“那就好。” 师爷张了张口,终于忍不住地道:“可大人,您这么做是何必呢?” “什么何必?”苏牧不解地道。 “大人!” 师爷打开话匣子,滔滔不绝地道: “您,您分明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啊。在您的治理下,几年前鹿邑县就摆脱了贫困,百姓们丰衣足食,人人安居乐业,咱们县中的库房物资堆积如山,都快装不下了。” “哪里有什么一天只能吃一顿饭,还没衣服穿的情形啊?” 师爷无语到了极点。 明明县令苏牧政绩出众,说他有经天纬地之大才,也不为过。 可他却只想着评个中等的成绩,保持原状就好。 师爷想不通。 为此,苏牧还吟起首诗,真是费尽了心机。 苏牧忽然抬起手,师爷立刻闭嘴。 “对了,我又想起来了,光这样写恐怕还不行,得再加点料。嗯。就说我鹿邑县土地贫瘠,我费劲心力,百姓们辛辛苦苦地劳作一年,收获还是少的可怜。” “县中年年都要开仓放粮,救济百姓,仓库里干净得连只老鼠都找不到。” “你说说,这样写,就不算我没尽力了吧?” 师爷有气无力地点头。 县令大人,胆子实在够肥的,睁着眼睛说瞎话啊。 别的官儿欺上瞒下,那是为了升官发财。 可苏牧呢,竟然为了隐瞒自己的功劳! 这跟谁讲理去? 苏牧念着念着,思维开始发散,又问师爷: “你刚才说县中的库房都快装不下物资了?” 师爷回答:“是啊,咱们粮食堆积如山,老这么存下去,粮食会发霉的。” “那就多建仓库!” 苏牧大手一挥地道: “当然,咱们不能扰民,去抓些藏在大山里的土匪当苦力,建设库房。” 师爷苦着脸:“咱们鹿邑县附近,早就没人做贼。大牢的狱卒都想着搞搞副业创收了。” 人人有吃有喝的,谁闲着跑深山里当土匪啊。 “那就去隔壁的县城去抓,就当向同僚伸出友谊援助之手了。” 师爷只能答应。 “但报告里不能这么写,就写咱们县有大把的贼人,本官日夜不停地剿匪,可收效甚微……” “对了,现在县中外来人口如何?” 师爷:“外地百姓在衙门外排着长队,哭着求着要在咱们县落户,可今年已经满额了,只有等明年。” 苏牧满意地点头:“那就是说,又迁入五万的百姓喽。很好,戒骄戒躁,继续努力。” “当然,报告里面不能这么写。就说咱们县因为经费不足,道路常年失修,百姓食不果腹,不断地出逃。本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,减免税赋等等,正在挽回局面。” “……” 苏牧为了三年一次,直达天听的这份报告,动了不少的歪脑筋。 在别人看来,苏牧这是闲的。 苏牧当然不这么认为。 因为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他,太清楚历史上朱元璋的所作所为。 明太祖朱元璋,对平民百姓好的没的说。 可对官员,那就是动不动喊打喊杀。 罢官免职都算优待,剥皮填草属于正常操作。 做官在大明初年,成了高危职业。 也因此,苏牧根本没想过在朝廷展露才华什么的。 毕竟真要调入了京城,伴君如伴虎。 朱元璋挥舞起屠刀来那是杀的人头滚滚。 自己远远地呆在偏僻小县城里,天高皇帝远它不香吗。 只要皇帝知道,咱奉公守法,没有***受贿残害良民就行。 所以得哭穷。 只要县里够穷,就不能贪,因为穷的贪不到一文钱啊。 打定主意的苏牧,当然不可能对师爷说,我太清楚朱元璋的为人和行事了。 “大人,卑职有一件事实在不理解,不吐不快啊。” 师爷为苏牧打抱不平地道: “您三年时间,就将鹿邑县治理得井井有条,从穷困县一跃变成了富裕县,却始终不肯向朝廷表功,您这么做,岂不是埋没了您自己的才华,如何建立功业,青史留名啊?” “你不懂。” 苏牧叹息着摇头: “你以为大官那么好当啊,会死人的。” 朱元璋晚年,恨不得将那些功勋大臣杀了个干干净净。 自己要是入京城当了大官,很难不跟那些勋贵不牵扯上关系。 那不是闲的没事找死嘛。 将鹿邑县建设成一片世外桃源,图的就是避世。 “做人呢,别想着贪权…,太危险了,做个富家翁多好。有钱有女人,生活乐无边……” 苏牧笑眯眯地道。 “大人,英明。” 师爷竖起了大拇指。 说到捞钱这方面,县令大人确实令人佩服。 谁的钱都赶不上他的多。 师爷将苏牧的话写成折子,苏牧过目,没有问题后,就吩咐县吏,封好发往京城去了。 “哎!为了写这玩意儿,累死我不少脑细胞,处理政务都没这么累啊。” 苏牧伸了个懒腰,喃喃地道: “得奖励自己一下,看去哪儿快活好呢……” 听到这话,师爷不得不出面劝劝了: “大人啊,色字头上一把刀,再说,您整日沉迷在胭脂堆里,有损大人您的清誉……” “少跟我来这一套!” 苏牧脸色顿时不大好看: “本官为了县中百姓操碎了心,就不能享受享受了?不许再劝!” …… |